廉政广角

部门首页 > 廉政广角 > 以案警示 > 正文

以案警示

广西大学附中腐败窝案:捐资助学款撂倒校长一串

时间:2012-03-30 00:00 来源: 阅读:


广西大学附中腐败窝案:捐资助学款撂倒校长一串

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原领导班子被一锅端”。原校长唐运南、原党委书记许剑日前因贪污受贿罪被起诉。而此前该校4名原副校长周怀生、黄日梅、郭林华、方福海等也分别被判处判3缓3”至4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。

从2004年到2007年间,唐运南伙同以上人员,对招收初一学生暗箱操作,分数不够用钱买,从而形成一个1600多万元的所谓捐资助学款”小金库。随后,他们通过虚报账目、加班津贴、直接私分等手段侵吞巨额公款。

透视这起教育腐败窝案,人们不禁要问:捐资助学”缘何成为乱收费挡箭牌”?

名校招生出新招:分数不够用钱买”

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广西大学附中是一所重点中学,在广西享有很高的声誉。2002年12月至2007年11月2日被刑拘之前,唐运南在该校任校长。

从2004年起,这所中学推出招生新招:凡分数不够的,除西大职工子女和友好单位的学生外,其他由学校组织重新参加考试,对考试成绩列前300名的学生分成3个分数段,按照招生名额”除部分学生收取借读费”外,其他分别收取6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捐资助学款”。这个招生名额”一般由学校内部划定,分数线也每年在变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从2004年至2007年案发时止,附中先后收取捐资助学款”1600多万元。

巨额小金库”长期不入账,开支随意

按照财务管理规定,广西大学附中的账目由广西大学财务处统一管理,所有捐资助学款”必须统一缴纳到公共专用账户上。但实际上,广西大学附中绝大部分捐资助学款”经唐运南同意,存入几名副校长的私人账户和学校食堂账户,成为账外资金”。

为了相互牵制,掩人耳目,唐运南等人商量”:以一个校领导的名字开户,存折由第二个人保管,密码由第三个人掌管。2005年至2007年间,附中以个人名义开办存储账户多达11个。

在唐运南的牵头”下,学校领导班子动辄以开会、寒暑假加班为名发放劳务费,或者拿一大堆发票回来报销”。2005年至2007年间,唐运南单独或伙同他人侵吞、骗取公款共计67万余元,个人实际所得36万余元。

为了不留下后患,2006年4月,周怀生等人扛着重达七八公斤的原始票据,来到广西大学东校园西头的一间杂货房进行烧毁。2007年7月,广西大学纪委对西大附中的账目进行审查。在唐运南和许剑的指使下,相关人员紧急删除了总务处的电脑记录,并在市区内一家宾馆包下房间连夜赶制假账。

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南宁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杨怀民说,广西大学附中属于二级单位,在人事、财务上归广西大学管理,在业务上受南宁市教育局的领导。广西大学附中监督管理上出现了缺位,巨额捐资助学款”长期在体制外运行,资金不入账,开支随意。

捐资助学成乱收费挡箭牌”

按照相关规定,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,但捐资助学属于自愿行为,学校不得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,杜绝以钱买分,以钱买学籍,以钱选择公办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做法。在现实生活中,捐资助学却走了样”,甚至成为乱收费的挡箭牌”。

一名想让孩子进附中的家长说,尽管并非自愿,但不交钱就别想进附中。就这还得托关系找门路,否则连钱都交不上。”

除了参照分数收取捐资助学款”外,唐运南自己收取捐资助学款”的方式还有两种:一种是利用职权挤占招生指标,直接收取学生家长所谓捐资助学款”后占为己有;另一种是以上级领导打招呼为由,两头欺骗,骗取家长和学校财务人员,自己从中截留。

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副教授盘世贵说,近年来,国家重拳出击整治教育乱收费,以往盛行的择校费”、赞助费”、校中校”、试验班”等乱收费行为有所收敛,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,像广西大学附中这样打擦边球”,以慈善为名,行乱收费之实的,也并非孤案。

捐款者”趋之若鹜,根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

这起案件再次将教育公平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。学生家长曾某为让儿子能到附中就读,找到唐运南,缴纳了5万元捐资助学款”后,其儿子顺利就读。学生黎某因没有达到附中的录取分数线,其父亲在缴纳3.6万元后黎某顺利就读。这两次,唐运南均将款截留据为己有……

在这起腐败窝案中,多数违法者认为钱是家长自愿捐的,和直接索取受贿是两码事”。对此,盘世贵、杨怀民等人认为,这起案件的背后,暴露的仍是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。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,且过分集中,使得学校之间苦乐不均。那些好学校”,也就容易出现家长求着学校收钱”的现象。